【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加熱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釺焊是一種常用的焊接工藝,釺焊采用比焊件材料的熔點低的金屬材料作釺料,將焊件和釺料加熱到高於(yu) 釺料熔點、低於(yu) 母材熔化溫度後,利用液態釺料潤濕焊件,且液態焊料填充兩(liang) 焊件間的接頭間隙並與(yu) 焊件相互擴散,以實現兩(liang) 焊件連接。
[0003]在釺焊工藝中,焊接平台是常用的設備,其用於(yu) 提供焊件以及焊料穩定的加熱設備。
[0004]如在靶材的焊接工藝中,在提供特定結構的靶材坯料和背板後,將背板和靶材坯料放置在一焊接平台上,並在背板以及靶材坯料的焊接麵上放置釺料;
[0005]在持續加熱背板和靶材坯料,致使釺料充分熔化並均勻覆蓋在背板和靶材坯料的焊接麵上後,使靶材坯料的焊接麵和背板的焊接麵貼合,使釺料擴散至背板和靶材坯料內(nei) ,並在釺料冷卻後,實現靶材坯料和背板焊接連接。
[0006]參考圖1,現有的焊接平台包括熱爐板10,以及位於(yu) 所述熱爐板10下方並用於(yu) 給熱爐板10提供熱量的熱力管20等熱力裝置。使用時,所述熱爐板10用於(yu) 放置靶材坯料以及背板,所述熱力管20給所述熱爐板10提供熱量,並將熱量傳(chuan) 遞至靶材坯料、背板以及釺料內(nei) 。
[0007]然而,現有的焊接平台在使用時,熱爐板10的各部分的熱量均勻度差,焊接時溫度難以準確控製,從(cong) 而影響靶材坯料和背板焊接後的效果;此外,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熱爐板10會(hui) 出現較為(wei) 明顯的形變,其直接降低靶材坯料、背板放置的穩定性,並進一步降低了靶材坯料、背板各部分受熱的均勻度,影響釺焊工藝進行,降低後續釺焊後形成的靶材的質量。
[0008]為(wei) 此,如何改進焊接平台,以改善釺焊工藝中熱爐板受熱均勻度,以及釺焊工藝後形成的器件的質量,並延長焊接平台的使用壽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jue) 的問題。
【發明內(nei) 容】
[0009]本發明解決(jue) 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加熱設備,以改善熱爐板各部分的受熱均勻度。
[0010]為(wei) 解決(jue) 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提供的加熱設備,包括:
[0011]平台支架;
[0012]熱源層,安裝在所述平台支架上,用於(yu) 安裝熱力裝置;
[0013]熱傳(chuan) 導層,位於(yu) 所述熱源層上方且與(yu) 所述熱源層接觸,用於(yu) 將所述熱力裝置產(chan) 生的熱量均勻化;
[0014]熱爐板,安裝在所述平台支架上且位於(yu) 所述熱傳(chuan) 導層上方,用於(yu) 放置待加熱部件;所述熱爐板與(yu) 所述熱傳(chuan) 導層接觸,接受所述熱源層內(nei) 所發出的熱量以實現待加熱部件加熱。
[0015]可選地,在所述平台支架包括基座,以及安裝在所述基座上的多根支柱,所述多根支柱用於(yu) 支撐所述熱爐板。
[0016]可選地,所述多根支柱均勻地分布於(yu) 所述熱爐板邊緣下方。
[0017]可選地,在所述基座上設有6根所述支柱。
[0018]可選地,所述熱源層為(wei) 板狀結構,所述熱傳(chuan) 導層覆蓋在所述板狀結構的上表麵,在所述板狀結構的側(ce) 壁上開設有熱源通道;
[0019]所述熱源通道內(nei) 裝有作為(wei) 所述熱力裝置的熱力管。
[0020]可選地,所述熱力管部分區域與(yu) 所述熱源通道內(nei) 壁接觸,且所述熱力管其餘(yu) 部分區域與(yu) 熱源通道內(nei) 壁之間的最大的間隙為(wei) 0.2?0.3mm。
[0021]可選地,所述熱力管為(wei) 正極和負極單側(ce) 布線的熱力管。
[0022]可選地,所述熱源層的材料為(wei) 鋁合金。
[0023]可選地,所述熱傳(chuan) 導層的材料為(wei) 彈性導熱材料。
[0024]可選地,所述熱傳(chuan) 導層的材料為(wei) 保溫棉。
[0025]可選地,所述熱爐板的材料為(wei) 鋁合金。
[0026]可選地,所述鋁合金內(nei) 的鋁質量百分含量大於(yu) 或等於(yu) 95%。
[0027]可選地,所述熱爐板的厚度為(wei) 7?10cm。
[0028]可選地,在所述熱爐板的表麵設置有氧化薄膜鍍層。
[0029]與(yu) 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you) 點:
[0030]所述熱源層和所述熱爐板安裝在平台支架上,且所述熱源層和所述熱爐板之間設置有熱傳(chuan) 導層,使所述熱源層和所述熱爐板相間隔,所述熱源層內(nei) 熱力裝置產(chan) 生的熱量經熱傳(chuan) 導層均勻化後再傳(chuan) 遞至所述熱爐板內(nei) ,避免所述熱源層內(nei) 設置的熱力裝置直接與(yu) 所述熱爐板接觸,從(cong) 而避免在所述熱爐板下方形成多個(ge) 加熱點,並減小由此使得所述熱爐板成點加熱模式而造成熱爐板各部分的受熱性差異,進而提高所述熱爐板各部分受熱均勻度,減小熱爐板各部分受熱形變的差異,提高熱爐板內(nei) 溫度的可控性,提高熱爐板上的待加熱部件受熱質量,並延長熱爐板使用壽命。
[0031]可選方案中,所述熱傳(chuan) 導層的材料為(wei) 彈性導熱材料,在使用過程中,即使所述熱源層基於(yu) 熱力裝置產(chan) 生的熱量出現形變,所述熱傳(chuan) 導層也可起緩衝(chong) 層作用,避免所述熱源層的形變直接作用於(yu) 熱爐板,致使熱傳(chuan) 導層與(yu) 所述熱爐板之間出現局部空隙,以及由此造成的熱爐板各部分受熱不均的缺陷,從(cong) 而提高熱爐板各部分受熱均勻度。
[0032]可選方案中,所述熱源層內(nei) 設有熱源通道,用以安裝熱力管,提高熱力管安裝穩定性,減小所述熱力管移動,從(cong) 而減小熱力管移動而造成熱爐板局部受熱差異。
[0033]可選方案中,在所述熱爐板的表麵設置有氧化薄膜鍍層,以提高所述熱爐板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蝕度。
【附圖說明】
[0034]圖1為(wei) 現有的熱壓燒結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是本發明加熱設備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3是圖2中熱源層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37]圖4是圖2中加熱設備的熱源層、熱傳(chuan) 導層和熱爐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5是圖4中加熱設備的熱源層、熱傳(chuan) 導層和熱爐板的側(ce) 麵結構示意圖;
[0039]圖6為(wei) 圖2中熱力管的布線結構示意圖。
【具體(ti) 實施方式】
[0040]正如【背景技術】中所述,現有的焊接平台在使用過程中,熱爐板各部分的熱量均勻度較差,造成熱爐板溫度難以準確控製問題;此外,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熱爐板還存在較為(wei) 明顯的形變問題,上述問題均會(hui) 影響靶材釺焊質量。分析其原因:
[0041]結合參考圖1,現有的焊接平台的加熱管20直接與(yu) 熱爐板10接觸,以向熱爐板10提供熱量,在使用過程中,基於(yu) 加熱管20分布差異會(hui) 造成熱爐板10各部分的受熱差異,從(cong) 而造成熱爐板10溫度難以準確控製的問題;而且,使用一段時間後,熱爐板10會(hui) 受熱形變,熱爐板10各部分的受熱差異加劇了熱爐板10的形變量,而當熱爐板10形變後,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熱爐板10各部分受熱差異,加劇加熱台溫控難的問題;此外,現有的焊接平台的加熱管20同時也起到熱爐板10的支撐作用,在所述熱爐板10上反複放置、移除的背板和靶材坯料過程中,會(hui) 將力由熱爐板10傳(chuan) 遞至各加熱管20,致使加熱管20會(hui) 出現不同程度的移動,從(cong) 而加劇熱爐板10受熱不均,以及熱爐板10受的支撐力不均而出現形變問題。
[0042]為(wei) 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加熱設備。所述加熱設備包括:
[0043]平台支架;
[0044]安裝在所述平台支架上的熱源層,所述熱源層用於(yu) 安裝熱力裝置;
[0045]位於(yu) 所述熱源層上且與(yu) 所述熱源層接觸的熱傳(chuan) 導層,所述熱傳(chuan) 導層用於(yu) 將所述熱力裝置產(chan) 生的熱量均勻化;
[0046]安裝在所述平台支架上且位於(yu) 所述熱傳(chuan) 導層上方的熱爐板,所述熱爐板用於(yu) 放置待加熱部件;所述熱爐板與(yu) 所述熱傳(chuan) 導層接觸,接受所述熱傳(chuan) 導層傳(chuan) 遞的熱量以實現待加熱部件加熱。
[0047]所述加熱設備可作為(wei) 焊接平台用於(yu) 靶材的釺焊工藝。所述加熱設備的熱源層和熱爐板安裝在平台支架上,且所述熱源層和所述熱爐板之間設置有熱傳(chuan) 導層,所述熱源層和所述熱爐板相間隔,所述熱源層內(nei) 熱力裝置產(chan) 生的熱量經熱傳(chuan) 導層均勻化後再傳(chuan) 遞至所述熱爐板內(nei) 。
[0048]相比與(yu) 現有的焊接平台,所述加熱設備避免了所述熱源層內(nei) 設置的熱力裝置直接與(yu) 所述熱爐板接觸,從(cong) 而避免在所述熱爐板下方形成多個(ge) 加熱點,並減小所述熱爐板成點加熱模式時造成熱爐板各部分的受熱性差異,減小熱爐板各部分受熱形變的差異,進而提高所述熱爐板各部分受熱均勻度,提高置於(yu) 熱爐板上的靶材坯料以及背板的受熱質量,延長熱爐板使用壽命,提高熱爐板內(nei) 溫度的可控性。
[0049]在釺焊工藝中,提高所述熱爐板各部分的受熱均勻度,可提高靶材以及背板受熱均勻度,而且可減小熱爐板基於(yu) 各部分受熱不均而出現的形變程度,從(cong) 而提高背板和靶材的放置穩定性;此外,加熱管作為(wei) 加熱設備的熱力裝置,不與(yu) 所述熱爐板直接接觸,從(cong) 而可減小背板和靶材坯料在熱爐板上,反複放置、移除產(chan) 生的力傳(chuan) 遞至加熱管而造成加熱管的移動情況,進而緩解由於(yu) 加熱管移動而造成的進一步加劇熱爐板受熱不均的問題。
[0050]為(wei) 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ou) 點能夠更為(wei) 明顯易懂,下麵結合附圖,以對本發明的具體(ti) 實施例作詳細的說明。
[0051]圖2?圖6為(wei) 本發明加熱設備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52]先參考圖2,本實施例加熱設備具體(ti) 包括:
[0053]平台支架500 ;
[0054]熱源層300,所述熱源層300安裝在所述平台支架500上;所述熱源層300用於(yu) 安裝熱力裝置,所述熱力裝置用於(yu) 為(wei) 所述加熱設備提供熱量。
[0055]結合參考圖3,圖3為(wei) 圖2中熱源層300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56]本實施例中,所述熱源層300為(wei) 板狀結構。
[0057]本實施例中,熱傳(chuan) 導層覆蓋在所述板狀結構的上表麵,在所述板狀結構的側(ce) 壁開設有熱源通道310,所述熱源通道310用於(yu) 放置熱力裝置400。
[0058]本實施例中,所述熱力裝置400為(wei) 熱力管。
[0059]可選地,所述熱力管為(wei) 圓柱形結構。所述熱力管置於(yu) 所述熱源通道310內(nei) 。所述熱力管的部分區域與(yu) 所述熱源通道310的內(nei) 壁接觸,從(cong) 而將熱力管的產(chan) 生的熱量傳(chuan) 遞至所述熱源層300內(nei) 。
[0060]所述熱源層300內(nei) 用於(yu) 放置熱力管的熱源通道310,可提高熱力管安裝穩定